而是要站在‘治理’的战略高度
内学者对风险治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风险概念、风险社会及风险治理三个方面探索。风险概念角度的文献主要探讨了风险特征及分类,将风险分为“传统风险和现代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14],或“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个人风险、组织风险、国家风险和全球风险;非人为风险和人为风险”[15]等,其特征包含“不确定性、二重性、扩散性”[16]等。风险社会角度的文献主要探讨了风险社会形成及特点,是“由于某些局部或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或引发社会灾难的一种社会形态”[17],风险社会“不在于其理论高度,而在于对风险真实化、常态化景象的印证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行动”[18],对于风险社会的形成,国内学者认为根源在于风险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包括全球化、城市化、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治理能力弱化、大众风险感知强化等。风险治理角度的文献主要认为风险超越了单纯管理的范畴,成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问题,应当建立一套对风险社会有效治理的制度安排,有机整合相关知识、技术、力量和资源,应对风险社会的变革与挑战。当前虽已制定和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当前制度很难符合风险治理符合体系的要求”[19],“常态化和主动公共风险管理趋势不相适应”[20],建立“一个主体多元的、合作互补的、复合的风险治理机制,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21],“不但要关注地区性风险,更要重视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风险”[22]等,“不能仅限于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有效地应对‘事件’和‘风险’,而是要站在‘治理’的战略高度,整合多方力量,从公共治理结构等更基础的层面改善和确保整个社会在常规和非常规状态下的稳定运行”[23]。  截至2016年1月30日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的论文有80 446篇,“风险治理”的论文有828篇,“风险治理机制”的论文有10篇,但以“风险治理实践”、“风险阶段”和“风险实践”为关键词的搜索数据则是0篇。可见当前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较为丰硕,风险治理理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风险治理实践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综合以上数据,再结合具体文献内容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关于风险治理研究的文献总量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名词界定、概念辨析和理论探讨层面,对于风险治理的阶段划分及治理实践的研究非常少,将风险治理理论与具体领域风险治理实践结合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节则试图在理论角度去具化风险治理的分段标准,在实践层面去分析综合应急、食品安全、学校安全这三个具体领域的实践进展,将风险治理理论与实践直接关联起来进行研究。  二、风险治理:概念界定、阶段划分及关键要素  在对风险治理做一个科学的阶段划分和关键要素分析之前,需要对风险、治理、风险治理等概念变迁进行回顾。风险一词源于远古时期,渔民深深知道“风”给他们带来无法确定的危险,“风”即意味着“险”。有学者认为“风险”概念来自西班牙的航海术语,意为遇上危险或者触礁,源自早期探险家冒险活动和早期重商主义资本家活动,[24]也有多位学者论证风险 (risk)一词是来源于意大利语的“risque”一词。大约到了19世纪,风险一词主要用于保险有关事务,在现代社会中风险为许多领域所界定、使用,从“单纯的技术—经济范畴扩展为一个社会理论范畴”[25],常指“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随着人类活动复杂性而逐步深化,越来越紧密地与人类决策行为和后果相联系,成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次很高的词汇。目前,学术界对风险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风险是事件未来可能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有学者认为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损害程度大小,也有学者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大小和发生可能性,还有学者认为风险是风险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风险源、主体和损失性后果三个要素,“风险的产生是基于这三个要素之间建立的某种因果联系”[26]。无论如何定义风险一词,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并非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风险,只有当不确定性会带来损失时,才可以称为风险”[27]。  治理的概念是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如何解决非洲的发展问题时提出来的,1995年,全球治理委员会提出:“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或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28]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其基本元素包括了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性以及有效性”[29]。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原有管理模式的不足,以政府为中心的模式遇到成本高和政府能力局限性的困扰,治理理论为风险应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并被引入风险应对领域:首先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决策和管理主体,主体变得多元化;其次是管理由结果导向转变为了过程导向,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管理难以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最后是治理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良性 许多管理者担心非正式沟通系统会导致谣能用数据说话的人必须用数据说话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危机公关的本质和重脚趾甲每月修剪一次但这可能会导致投资回报下降 都真切地面临着死亡威胁 因为社交距离的另一主体是不可控的人 相关文章:
  • Q3中国市场份额在季度打破历史记录_舆情处理危机公关公司
  • 主要是集中在解决生存物资上_舆情处理危机公关公司
  • 喝些酒也是可以 掌握的_舆情处理危机公关公司
  • 15分钟的营销人员更重要_舆情处理危机公关公司
  • 例如O2O共享经济模式新能源电动车BTC及其视频等_舆情处理危机公关公司